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近代中國知識史
History of Knowledge in Modern China 
開課學期
112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歷史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韓承樺 
課號
Hist7252 
課程識別碼
123 M761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3,4,5(10:20~13:1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10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2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核心議題環繞著「近代中國知識轉型」的歷史圖景展開。內容緊扣中國內部的歷史脈絡變化,以及外部,特別是西方及東亞地區的知識、文化交涉活動這兩條線索。這包含幾個相互交織的面向:傳統知識世界的秩序;西學的傳播、流通和成形;知識環境的基礎要素與條件;知識轉型的過程、實踐與影響;現代學科體系、制度、學人的形成。這幾個史學議題,一方面勾勒近代中國知識轉型的歷史進程,另方面也具體呈顯了這段歷史變遷的總體特徵。 

課程目標
1. 能批判性閱讀與理解和近代中國知識歷史相關的二手研究文獻。
2. 能勾勒與辨明近代中國知識歷史中的幾種特徵與意義。
3. 能針對知識史個別課題搜集相關材料,並撰寫具學術規範及意義的研究討論。
 
課程要求
1. 同學必須做到課前閱讀每週指定材料,並參與課程討論。
2. 每位同學必須負責一週的課程指定閱讀導讀,當週負責同學必須撰寫一份閱讀討論作業在課堂上報告。以兩倍行高撰寫,三頁為限。
3. 同學必須選定課程中的個別主題撰寫「研究討論報告」,寫作重點在於,能描寫現有研究成果的主旨、貢獻及限制,並適度討論該研究議題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指定閱讀已放在每週課程規劃,閱讀進度會隨同學上課狀況調整。 
參考書目
Judge, Joan. Print and Politics: 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. Stanford, Calif.: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96.
Lanza, Fabio. Behind the Gate: Inventing Students in Beijing. New York: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, 2010.
Mittler, Barnara. A Newspaper for China? Power, Identity, and Change in Shanghai’s New Media, 1872-1912. Cambridge (Mass.):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;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2004.
Ann Blair著、徐波譯,《工具書的誕生:近代以前的學術信息管理》。北京:商務印書館,2014。
Matthew Battles著、趙雪倩譯,《圖書館的故事》。北京:商務印書館,2013。
G. E. R. Lloyd著、洪慶明等譯,《形成中的學科:對精英、學問與創新的跨文化研究》。北京:漢語大詞典出版社,2015。
大木康著、周保雄譯,《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》。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4。
王宏志,《翻譯與近代中國》。上海:復旦大學出版社,2014。
王宏志,《翻譯與文學之間》。南京:南京大學出版社,2011。
王汎森,《古史辨運動的興起》。臺北:允晨文化事業公司,1987。
丘為君,《戴震學的形成:知識論述在近代中國的誕生》。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04。
左玉河,《移植與轉化:中國現代學術機構的建立》。鄭州:大象出版社,2008。
余杰,《徬徨英雄路:轉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》。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09。
李奭學,《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》。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05。
李奭學,《譯述:明末耶穌會翻譯文學論》。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,2012。
張仲民、章可主編,《近代中國的知識生產與文化政治:以教科書為中心》。上海:復旦大學出版社,2014。
張仲民,《出版與文化政治:晚清的「衛生」書籍研究》。上海:上海書店出版社,2009。
張仲民,《種瓜得豆:清末民初的閱讀文化與接受政治》。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2016。
吳展良,《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》。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0。
許紀霖等著,《1895-1949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公共交往》。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8。
彭明輝,《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》。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,1991。
彭明輝,《晚清的經世史學》。臺北:麥田出版,2002。
羅志田,《經典淡出之後》。北京:三聯書店,2013。
葉文心著、馮夏根等譯,《民國時期大學校園文化》。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12。
葉文心,《民國知識人:歷程與圖譜》。北京:三聯書店,2015。
蔡長林,〈本意尊聖、乃至疑偽:評介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〉,《國文天地》,107期,1994年4月,頁80-85。
孫青,《晚清之「西政」東漸及本土回應》。上海:上海書店出版社,2009。
孫宏雲,《中國現代政治學的開展:清華政治學系的早期發展1926-1937》。北京:三聯書店,2005。
復旦大學歷史學系、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,《中國現代學科的形成》。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。
復旦大學歷史學系、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,《近代中國的知識與觀念》。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9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平時成績 
15% 
出席率暨課堂討論 
2. 
閱讀討論作業 
25% 
1.5倍行高,不超過三頁(一篇) 
3. 
研究討論報告 
60% 
期末繳交,教師上課會說明寫作規範。 
4. 
 
0% 
 
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作業繳交方式
考試形式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2  課程介紹與評分方式說明 
第2週
2/29  如何描寫與評估知識的歷史? 
第3週
3/07  理學、考證與經世思想 
第4週
3/14  明清傳教士與文化交流 
第5週
3/21  翻譯與晚清西學的形成 
第6週
3/28  印刷技術與新式出版文化 
第7週
4/04  放假(兒童節暨民族掃墓節) 
第8週
4/11  期末報告寫作指導 
第9週
4/18  報刊作為新式傳播媒介 
第10週
4/25  晚清知識人的讀書世界 
第11週
5/02  從科舉取士走向現代考試 
第12週
5/09  從「四部」到「七科」 
第13週
5/16  學科知識的形成和發展:歷史學與哲學 
第14週
5/23  知識如何介入日常世界? 
第15週
5/30  期末「研究討論報告」進度說明與討論